贵州黔壹佳苗木有限公司欢迎您!蜂糖李,蜂糖李苗基地,六马蜂糖李,安顺蜂糖李,贵州蜂糖李苗

全国服务热线:
18788655580
18685375288

公司新闻您的位置:首页 > 最新资讯 > 公司新闻

镇宁六马镇蜂糖李上演“洛阳纸贵”

来源:网络  作者:本站  发布时间:2016-07-03  阅读次数:   次

    密林深处,是弄袍,一个遗留着恐龙时代生物“活化石”桫椤树的村庄,它本应寂静得让世人无法知晓,但却因盛产蜂糖李,引得无数客商慕名前往,一睹蜂糖李“洛阳纸贵”的风采。

餐旅馆客满 收购商住宿一床难求

  到镇宁自治县六马镇的路实属艰辛,距离远,路况差。6月25日早上8点从安顺出发,到达时已接近中午12点吃午饭的时间。接待记者一行的是副镇长赵大兴,他的声音沙哑到几乎无声,问其原因,原来是向一批又一批的客人介绍蜂糖李的情况所致。

  来到镇上一家叫“国庆”的餐馆就餐,只见餐馆门口、大厅、房间全都挤满了客人。这些客人中有李子收购商、有来为蜂糖李做品种鉴定的省市农科专家、有专程来购买蜂糖李的安顺镇宁关岭等地的市民。

  中午1点过钟了,分头接待客人的镇党委书记韦天龙还没吃上饭,客人们分别向他道辛苦,他却说道:“不管是远道而来的客人、还是接待客人的镇村干部,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,为六马蜂糖李造势,帮助老百姓致富增收。”

  国庆餐馆老板江恩义告诉记者,从4月底六马四月李成熟以来,餐馆的生意就一直这样火爆,每天从中午持续到晚上9点钟左右,都有客人来吃饭,他家经营的旅馆共有20多张床位住满了来收购李子的省内外客商。

  赵大兴介绍,镇上共有3家旅馆和多家餐馆,自李子上市以来,很多客人经常一床难求。

  深山出好果 蜂糖李引来抢购潮

  吃过午饭,前往六马蜂糖李的发源地--弄袍村,进村的路还不错,看上一条新修的柏油路还没来得及铺上柏油,弯弯曲曲向密林深处延伸。弄袍村的生态植被之好,好到地处低热河谷地区高温之下,漫步全村可以不被阳光晒到。蜂糖李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面生长出来,当然珍贵。

 据弄袍村村民口口相传的一个传说,蜂糖李起源于镇宁自治县打帮乡夹道村磨也组,20多年前经移栽嫁接至弄袍村。相传蜂糖李母本之树上方有蜂巢一个,常年有蜂蜜溢出顺树干滴于树根,根系将蜂蜜之精华吸入转换,致结出的果实味甜悠长,犹如蜂蜜,故而称其为蜂糖李。

  “你们要的50箱已近装好了,一箱6斤,共300斤,加上6元/个的纸箱钱,一共是6300元,你清点一下看看对不对?”弄袍村村委活动室门前的小广场成了蜂糖李的交易市场,称量、包装、装车……交易市场一片忙碌。“开始装我们的没有,能不能快点啊?”由于等得太久,一些买主不停地催促负责销售的会计。

  村支书陈兴五告诉记者,村里蜂糖李采取统一销售的模式,安排专门的会计进行统计,村民们把自家的蜂糖李采摘来,称好重量,然后到会计处登记,李子进行打包后统一销售出去后,村民就按登记的斤数领钱。“蜂糖李今年上市以来,一直保持20至28元/斤的批发价。不是卖不出去,而是摘来不够卖,每天客人们都要排队购买。再过10天,就可买完。”陈兴五说道。

  赵大兴告诉记者,六马蜂糖李在镇宁和安顺市场上是买不到的,目前全镇蜂糖李种植面积大约为6000亩,挂果面积近2000亩,产量约有300万斤,均由收购商进村收购,有的来自省内贵阳、遵义、兴义等地,也有的来自省外四川、重庆、云南、湖南等地。李子一成熟,他们就到六马找个旅馆住下来,每天收购李子发出去。也有本地的商人看好李子产业这个商机,从本地收购发到外地去销售。

  村民罗敏就是本地商人中的一个,从4月底至今,她每天要发出2000斤左右李子到兴义市场,品种有四月李、蜂糖李、本地冰脆李。看到家乡盛产的李子走俏市场,她感到十分自豪,打算好好地把市场做起来,为全乡扩大种植规模后打好市场基础,让李子不愁销路。

蜂糖李,四月雪峰李,四月雪峰李苗,蜂糖李苗,毛桃苗,金果林,镇宁蜂糖李,镇宁四月雪峰李,镇宁四月雪峰李苗,镇宁蜂糖李苗,镇宁毛桃苗,镇宁金果林,六马蜂糖李,六马四月雪峰李,六马四月雪峰李苗,六马蜂糖李苗,六马毛桃苗,六马金果林,蜂糖李公司,四月雪峰李公司,四月雪峰李苗公司,蜂糖李苗公司,毛桃苗公司,金果林公司,蜂糖李厂,四月雪峰李厂,四月雪峰李苗厂,蜂糖李苗厂,毛桃苗厂,金果林厂,蜂糖李批发,四月雪峰李批发,四月雪峰李苗批发,蜂糖李苗批发,毛桃苗批发,金果林批发。

   公司:贵州黔壹佳苗木有限公司 

   网址:www.qyjmm.com

   地址: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六马镇江纳村   

   电话:18788655580 黄波 /  13885372783  黄线达 /  15885715822  罗选斌   

   邮箱:123416002@qq.com

上一篇:贵州黔壹佳苗木公司与中乐村供销合作社签约仪式

下一篇:种植李子帮扶一乡

<<  返回列表